5月8日至9日,“非遗开讲”第十一期活动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实验楼如约开展。活动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为指导,持续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旨在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产学精英进课堂”项目引入非遗传承人与高校教师共同授课为实践方式,鼓励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深入学习陶瓷文化和传统工艺。
该项目课程以“釉上装饰实践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粉彩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傅长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墨彩瓷绘制代表性传承人李文跃;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书法代表性传承人朱丹忱,他们分别为学生们带来了三堂精彩的陶瓷艺术创作分享。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景德镇市级珐华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周媛主持此次活动。
活动首日,朱丹忱以陶瓷书法理论讲解和陶瓷釉上书法材料与技法示范,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陶瓷书法的魅力与技巧,现场还亲自示范了陶瓷釉上书法创作过程,其精湛的技法赢得现场学生阵阵赞叹,朱丹忱将复杂的艺术概念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每一笔每一划都流露出他对这门传统工艺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次日,傅长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享了陶瓷传统粉彩制作技艺绘制技法上的技巧及在釉上作品创作中的宝贵心得,特别强调了材料创新的重要性,如利用高温烧成保持颗粒状的釉下珍珠彩,结合粉彩、水彩等多种创作手法,尊重陶瓷载体的特性;同时,她提倡因器施画,根据器型的不同设计画面,尤其是在人物画创作中更需考虑器型的协调性。此外,傅长敏还鼓励学生们珍惜每一份创作材料,即使是看似有缺陷的材料,也能通过智慧和创意,变废为宝,创作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随后,李文跃详细介绍了墨彩瓷,包括起源工艺、当代发展及个人创作实践等内容,并以图文形式分享了墨彩、红绿彩绘制技法上的独到见解与作品创作中的灵感火花,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五彩的基础上进行守正创新,开拓创作视野。

周媛表示,在未来一个月的教学中将结合三位老师传授的理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们转化为实践,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创新引领作用。
此次“非遗开讲”活动不仅将非遗的传统技艺与专家的丰富实践经验巧妙融入高校课堂教学,还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到了陶瓷釉上装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理念的完美融合。通过“非遗开讲”学生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景德镇釉上装饰技法与工艺流程,更加深了对陶瓷釉上装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开讲”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也为广大“非遗”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